进入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阅读
猪窝里蹚出脱贫路
发布时间:2018-12-10 09:28:02    点击:2023次    [关闭本页]

62个猪圈里,猪一头挨着一头。一见有人来,它们立马嗷嗷叫唤着蜂拥到食槽边。听着这嘈杂的叫声,南乐县韩张镇罗庄村贫困户罗艳超和妻子马战如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大猪、小猪加起来,有400多头。今年估计能挣个六七万,除了还款和花销,还能攒个一两万。今年我家就能脱贫!”11月6日,罗艳超说。

罗艳超原来在外打工,一天挣几十元,不足以负担家庭支出。自2008年起,夫妻俩开始在老家小院里养猪。开始的几年,因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他们没挣到钱。2015年,在村党支部的帮扶下,罗艳超找到村里一处废弃场所,正式办起了养猪场。

“养猪是个苦力活,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罗艳超说,他和妻子每天都要花5个多小时清理猪圈,而且每天还要调配饲料、添料、出粪。夏天热的时候,还要给猪洒水降温。“这种忙和辛苦,我们是不怕的。俩孩子上学要花钱,再说,咱年纪轻轻的,不能怕累,得有打拼精神。”罗艳超说。

罗艳超怕的是猪生病。2017年冬天,罗艳超家的猪得了流感,每天都有猪死亡,一天损失好几千元,夫妻俩心疼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夜晚寒风刺骨,夫妻俩轮流披着棉袄在猪圈转悠。猪从发病到恢复,整整45天。那段时间,夫妻俩累瘦了一圈不说,还赔得一塌糊涂。

面对罗艳超遭遇的打击,驻村第一书记曹亚东和村“两委”积极协调,帮他申请了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和5万元的低息贷款。罗艳超决定重整旗鼓,积极参加养殖培训,不断学习、揣摩,渐渐摸索出养猪经验。2018年上半年,在夫妻俩的精心打理下,养猪场终于走上规模化道路。

日子好转起来的罗艳超,没有忘记仍然贫困的乡亲。他与村里两户贫困户签订劳动合同,日工资50元,让他们有了稳定收入。

“下一步,我想继续扩大养猪场的规模,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罗艳超表示。(记者 段利梅 通讯员 冯云丽)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   
农业执法投诉举报电话:0393-4418790   监督举报电话:8154616   蔬菜促销热线电话:0393-6631850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