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阅读
对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39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1-3 09:32:38    点击:532次    [关闭本页]

                                        办理结果:A

                                是否同意对外公开: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文件

濮农202384                      签发人:杨运教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市届人大次会议第139建议

  

田中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2020年以来,我们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相关精神和工作要求,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的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濮阳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总体方案》,选优配强人员力量,组建普查队伍和专家组,对我市濮阳县、清丰县、南乐县、范县和台前县粮食、经济、蔬菜、果树和牧草五大类作物开展摸底调查与资源收集工作。全市参与普查人员约90人,召开技术培训及座谈会195场次,参加人员近3000人,总行程约54000公里,走访乡(镇)69个,走访行政村925个,走访群众11000余人次,采集数据2500多条,进一步查清了各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分布、特性等情况,厘清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目前,我们已经提交了152古老、珍稀、特有资源样品,经国家种质资源库对其进行分类保存。筛选上报的普查成果濮阳莛子麦被评为全国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第二名。

通过近三年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确保了我市珍稀、濒危、特有地方农作物种质资源及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品种资源不丢失、不丧失,进一步丰富国家种质资源库种类,为种业创新提供更多的基础材料。

二、经费投入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20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2021协助市农科院成功申报了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争取资金对现有中长期低温种质资源库进行改扩建提升。种业振兴行动以来,我们积极向市财政申请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方面的经费,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尚未收到明确答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申请保护工作经费,提升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能力。

三、产业不强,品牌不响问题

全市现有农作物种子持证企业22家,与周边邻市相比数量和规模处于散、弱、小状态,绝大多数企业以代繁生产、代理经营小麦、玉米种子为主,缺乏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品种,并且生产经营品种同质化严重,形成了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微利现状,多数企业生存困难、市场竞争力差。

202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种业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发展目标。鼓励龙头企业发挥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和整合,优化升级形成合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必须将扶优企业摆在突出位置。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为目标,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引导社会资本和非农大型企业投资种业。同时,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育种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现有持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借助自有品种、品牌和诚信优势,吸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参与种业发展。为支持种业发展,解决资金难题,2022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与市建设银行、中原银行等涉农项目对接,推介种业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切实解决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企业购置使用补贴范围内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增强企业活力,推动做大做强。种业振兴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市县两级积极联系对接外地大型种子企业,争取引进优势企业落户濮阳,在我市建立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种子加工和仓储中心,全面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推进我市种业快速发展。

打好种业翻身仗,离不开龙头带动。按照种业振兴行动精神,坚持实施对优势企业扶持的产业政策,多方筹措资金支持本地优势企业发展。鼓励河南省民兴种业有限公司走种业与产业相结合、种业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之路。民兴种业已拥有自主品牌濮兴系列小麦,国审省审小麦濮兴5”“濮兴83个品种,填补了濮阳市没有半冬性国审品种的空缺。目前,该公司以种业带动产业发展,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稳定的小麦繁种基地31,带动小麦繁种农户8000余户,常年繁育小麦种子面积3万余亩,收购、加工、销售小麦优良种子1500万公斤,繁育生产的小麦种子畅销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多地,销售的小麦种子推广种植面积在120万亩以上,按每亩增产小麦50公斤,每公斤小麦2.2元计算,亩增收110元,带动农户增收约1.3亿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路径。

、科研创新能力不足问题

种子是农作物的本源,是最具有生命活力的物质,对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市农作物育种形成了以市农科院为龙头,民营种业公司商业化育种发展迅速的育种现状,先后选育出一批小麦、玉米、花生和大豆新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

)公益性育种研究实力强。市农科院设有国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室3个,2016年以来,选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农作物新品种近70个,作物种类包括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形成了濮麦濮花”“濮豆等系列品牌。累计获得科技成果34项,其中参加完成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完成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市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2项、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4项。目前,我市多个自主创新品种在省内外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商业化育种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商业化育种,加快构建以种子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引导企业加大育种科研投入,形成了以濮阳市神农种业的玉米育种、河南省民兴种业的小麦育种为主的商业化育种力量,企业科研能力提升迅速。目前,已拥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濮兴5濮兴8等小麦、濮玉5玉米等新品种10个,奠定了企业进一步提升的基础。

)育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市种子管理站为主导建成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1个,省级品种试验点7个,年试验引进品种300多个,新品种筛选和评价体系逐步健全。

、产业融合层次较低问题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产业链条的最高端,是农业生产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种子是农业生产种植的基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一)供种保障能力增强。种业是农业生产的芯片,只有保障了种业安全,粮食生产的根基才能稳固。我市小麦种子年制种面积10万亩以上、产种量5000万公斤以上,生产品种主要有百农207、新麦26、郑麦7698、郑麦369、濮兴5号、周麦3650余种,满足农业生产需求,全市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二)种业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大力支持南乐县小麦制种繁育基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相结合,建设南乐种业基地,打造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种子生产的标准样板,通过优质品种、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总结推广一套小麦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模式,到2025年全县制种面积达到15万亩。

(三)种业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古寺郎胡萝卜是我市古老、特色种质资源,产自南乐县元村镇古寺郎村,萝卜顶小、水灵、皮薄、光滑,遇水落色稍后更红,下锅做米饭时温锅下入胡萝卜丁,黏米黏汤。

2011年,古寺郎胡萝卜成为全国唯一的胡萝卜类地理标志产品之后,胡萝卜产业对元村镇及南乐县农业产业化起到了引领作用。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农科院与南乐县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项目的开启,南乐县古寺郎胡萝卜园区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种植、园区务工等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共同发展致富。专家团队研发的新产品古寺郎胡萝卜果蔬脆”“胡萝卜代餐粉”“胡萝卜原浆等相关产品,已有合作的电商平台8家,大型商超7家,商会4家,大型加工企业6家,中央、省、市企事业单位11家,并于2021年走上了河南省两会餐桌。古寺郎胡萝卜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古寺郎胡萝卜变身为产业发展的金萝卜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种业振兴任重道远,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更是一个艰辛历程,要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推动我市种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202373

(联系人:张进   电话:0393-8152939


抄送:市人大选工委(2份),市委市政府督查局(2份)。

濮阳市农业农村办公室                202373日印发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   
农业执法投诉举报电话:0393-4418790   监督举报电话:8154616   蔬菜促销热线电话:0393-6631850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