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结果:A
是否同意对外公开:是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文件
濮农文〔2023〕86号 签发人:杨运教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42号建议的
答 复
王光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设施农业减量增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引导下,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坚持绿色、安全、高质、高效发展方向,以农业增产增效为目的,以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创收功能、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手段,狠抓设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等。经过努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成效显著,具体表现为:一是化肥使用总量减少。各县区通过持续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2022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20.70万吨(折纯),较2021年减少0.44万吨,较2020年减少0.49万吨,全市化肥使用量实现连年负增长。二是肥料利用率提高。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的应用,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2022年我市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1.04%,较上年提高了0.42个百分点。三是施肥结构进一步优化。据2022年807户农户施肥跟踪调查结果,我市在施肥结构上出现了“氮减磷稳钾增”的明显变化,全市小麦平均亩施化肥(折纯)30.12公斤(由于受21年特大暴雨影响,全市小麦播期较晚,小麦整个生育期施肥较往年偏多),投肥结构由过去的1:0.4:0.19(N:P2O5:K2O),调整到1:0.46:0.30;全市玉米平均亩施化肥(折纯)18.65公斤,投肥结构由过去的单施氮肥调整到1:0.27:0.27(N:P2O5:K2O),增强了肥料使用的针对性,真正做到缺啥补啥,既优化了化肥资源配置,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污染,又培肥了地力,促进了农业高产。四是生态效益显著。2022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701万亩,亩均节肥1.05公斤(折纯),总节肥量达7361吨,减少了不合理施肥,减轻了面源污染。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创新施肥技术推广方式。一是线下服务。通过技术培训、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科技赶集、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面对面技术培训与指导,编发《科学施肥技术手册》、施肥建议卡、技术挂图、墙体标语等,及时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发送到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民手中。二是线上服务。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在线会议等线上形式开展实时技术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科学施肥技术宣传到达千家万户。三是联合服务。创新技术推广方式,各县区土肥站积极和科教股结合,依托基层农技推广项目,依靠庞大的农技服务队伍,将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推向农村,做到“培训入户,指导入户,信息服务入户,施肥建议卡入户”。
(二)强化项目示范带动。为更好展示化肥减量增效“三新”示范效果,进一步让示范区农户看的见、学得会、用得上这项新技术,在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及时召开“三新”示范方现场观摩会,邀请辖区内基层技术推广人员、示范区农户、专业合作社、肥料经销商等参加。通过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会,提高了广大种植户应用“三新”技术的积极性,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了我市农业的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借力其它项目,助力化肥减量。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种养循环试点等项目,推广施用有机肥面积92.8万亩、新型肥料面积125万亩、玉米种肥同播面积163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43.93万亩。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经申请已得到省农业农村厅审批通过,拟从2023年开始,连续三年在南乐县开展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试点工作,重点建设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示范区,集成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关键技术,总结梳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模式,培养掌握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的产业骨干,形成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综合治理县域解决方案,显著提升治理效果,辐射带动周边同类型产区推广应用。示范推广区域通过2-3年连作障碍综合治理,化学肥料减量15%—20%,化学农药减量30%—50%,土传病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下。主要技术路径是:
按照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四精”治理路径,有序推进试点工作。一是精准诊断。通过检测设施土壤理化性状和病原微生物科学判断连作障碍成因。二是精准施策。根据障碍成因,在专家指导下精准实施土壤消毒和土壤改良,精准开展病虫防控。三是精量投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产量目标及养分需求规律等,在施用有机肥、生物菌肥基础上,实施精量灌溉施肥,避免和减轻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等。四是精细管理。综合应用嫁接育苗、诱导抗逆、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防治连作障碍。
2023年7月3日
(联系人:周冰冰 电话:0393— 8189329)
抄送:市人大选工委(2份),市委市政府督查局(2份)。 |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3年7月3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