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2016年秋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发布时间:2016-7-12 10:56:54 点击:2415
根据秋作物种植布局、病虫基数、天气预测等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市秋作物病虫害为中度发生,部分病虫局部偏重发生。主要病虫有水稻两迁害虫、稻二化螟、水稻纹枯病、玉米螟、棉铃虫、玉米蚜、玉米锈病等,预计总发生面积820万亩次。
一、2016年秋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1、稻瘟病 预计中度发生,发生面积34万亩次,危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中旬。偏施过施氮肥、放水早或长期深灌田块叶瘟发生较重;水稻穗颈瘟突发性强、流行速度快、危害严重,预防不及时的田块仍可能偏重发生。
2、稻纹枯病 预计中度发生,老稻区、高产稻区、偏施氮肥田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2万亩,发病盛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
3、二化螟 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2万亩次,水稻破口期防治不及时的田块发生较重,危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
4、稻飞虱、稻纵卷叶螟 预计稻飞虱中度发生,危害盛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预计发生25万亩次;稻纵卷叶螟中度发生,预计发生面积30万亩次,危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
5、玉米叶部病害 玉米大、小斑病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13万亩次,发病盛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玉米褐斑病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发病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玉米锈病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80万亩,发病盛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
6、玉米粗缩病 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与近几年相当,5月中、下旬玉米出土的部分田块偏重发生,发病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
7、玉米茎基腐病 预计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8万亩,发病盛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
8、二点委夜蛾 第二代危害损失较重,总体偏轻发生,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4万亩,危害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
9、玉米螟 预计二代偏轻发生,三代中度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34万亩和120万亩,危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中旬。
10、玉米蚜 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68万亩,发生盛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
11、粘虫 预计偏轻发生,二代发生面积15万亩,发生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三代发生面积12万亩,发生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
12、棉铃虫 预计总发生面积112万亩次。玉米田三代偏轻发生,四代中度发生,共发生75万亩次;大豆、花生、棉花田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6、26和5万亩次。第三代和第四代危害盛期分别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
13、棉花病虫害 预计棉伏蚜偏轻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次,危害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棉叶螨中度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发生盛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烟粉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发生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棉尖象甲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发生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中旬。
14、花生病虫害 预计总体中度偏轻发生,发生面积99万亩次。花生叶斑病预计中度发生,发生面积22万亩,发病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花生茎腐病偏轻发生,重茬田茎腐病中度发生,发生面积6万亩,发病盛期为8月上中旬。花生蚜和花生叶螨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10万亩次和12万亩次。
二、防控策略
秋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多、为害时期集中,一些突发性病虫也极有可能局部暴发成灾,加之秋作物生长期短,回旋余地小,一旦防治失时,极容易在短期内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农业部门要提高对秋作物病虫害发生严重性和防治紧迫性的认识,把病虫防控作为秋季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树立和宣传“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将病虫防控上升为政府行为,强化行政推动。加强病虫监测,强化短期预测;突出防治重点,及时开展应急和示范防治,推进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提前储备防控药械,大力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进专业化防治,提升整体防治水平,确保防治效果和防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