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农广校以“一创双优”活动为动力,认清形势理思路,制定措施抓落实,农广校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在2011年度全省农广校系统综合工作考评中,我市位居第三,比2010年度一下子晋级10位。同时,被省农广校评为2011年度全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先进单位,被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人社厅评为全省农业广播教育先进单位。主要做法:
(一)主动争取,明确任务。2011年新年伊始,市农广校就迅速行动起来,主动向省农广校争取招生指标,并及时召开全市农广校招生专题会议,与各县农广校现场签订招生目标责任书,建立招生工作台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督查督办。2011年,我市完成招生任务600人;其中,全日制540人,占省总任务的18%,争取免学费资金91.8万元,争取学生生活补贴资金81万元。
(二)强化督导,会议推动。为促进2011年度招生工作有序进行,市农广校要求各县校每月20号以前,按照工作台账、时间节点上报进展情况。根据存在问题,每月25号以前对进度慢、存在问题严重的县校,现场召开各县农广校校长及当地主管局长参加的招生工作推进会进行推进。重点在于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制定措施、促进工作。通过现场招生工作推进会,调动了各县农广校争先创优积极性。
(三)完善机制,严格管理。一是时间节点推动。督导县校严格按照省校下达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全日制中专生确保周一到周五白天上课,理论课时每周不低于25个课时。对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学员劝其退学,对不严格按照要求教学管理的县校通报批评,并提出限期整改措施,整改不到位责令劝其学生流失、退学,并除消下年全日制教学点招生资格。二是量化教学管理。要求每个县校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收取每名学生100元的学习考勤基金,对每位学生在本学期内进行严格量化考核。全勤学生,年底优先评先;5%量化考核成绩好的学生,年终由市校统一表彰奖励,并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三是完善选聘制度。要求县校严格聘任教师,为每个教师提供必需教学工具,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每门任课老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部分实践课,贴近实际进行教学。市校定期寻访学生学习情况、老师授课情况,学生不满意的老师责令县校进行调换。在课程安排上不但安排好现有教材课程,还要给学生讲解现代农业知识、国外农业发展现状,农业发展方向,构建和协家庭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