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濮阳市降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利大于弊
发布时间:2013-5-29 10:00:18    点击:2467

5月24日8时至5月27日8时,濮阳市经历了两次比较明显的降雨过程,96个小时累计降雨量最大达到94.3毫米。第一次降雨属于局部对流型阵雨,主要集中在5月24日16时到18时,降雨区域主要是清丰县和濮阳县、华龙区,其他县没有明显降水;第二次降雨是全市普降中到大雨,降雨时间主要是25日17时至26日17时,24小时降水量由大至小分别为:南乐县62.4毫米、台前县42.5毫米、濮阳县36.6毫米、范县34.1毫米、清丰县28毫米,降雨后农业部门立即对降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经过查看与统计,降雨造成部分地块小麦点片倒伏,合计面积约为6.15万亩,各县区倒伏面积分别为:濮阳县5000亩,清丰县8000亩,南乐县3万亩,范县3000亩,台前5000亩,华龙区5500亩,开发区5000亩,没有发现明显田间积水。据农业专家分析,此次降雨对我市农业生产利大于弊。具体情况如下:

有利因素:

1、明显解除旱情:降雨前全市麦田旱象开始显现,降雨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消除了干旱对小麦生产的不利影响。

    2、降低了干热风发生的几率:降雨增大了空气和土壤湿度,有利于降低干热风发生几率,减轻危害。

3、抑制小麦穗蚜危害:雨水的冲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小麦穗蚜的发生、发展与危害。

4、利于秋作物播种:降雨大大增加了土壤墒情,为秋作物播种和出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利因素

1、病害可能加重:降雨增加田间湿度,有利于小麦白粉病的上升,小麦全蚀病症状可能加重。

2、小麦早衰的风险加大:此次降雨过程风速不大,加之小麦株高普遍偏低,除个别群体偏大的地块外,没有造成小麦大面积倒伏,但降水使麦田土壤含水量较长时间偏高,根系活力降低,早衰的风险加大,小麦收获可能会比预期提前2-3天,要尽早做好机收准备。

为了减轻降雨带来的不利影响,濮阳市农业局果断采取了以下紧急措施:

1、下发紧急通知。5月25日上午,濮阳市农业局下发内部明电《关于应对强对流暴雨天气夺取小麦丰收的紧急通知》,要求县区采取立即得力措施,做到四个务必:一是务必加强病虫害防控,二是务必及时排出田间积水,三是务必加强种子管理,四是务必加强督促指导。

2、开展督导检查。下发紧急通知后,市农业局立即成立六个督导组,每个督导组由局领导和农技专家组成,分别到各县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

3、加强技术服务。以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为依托,组织市、县农业部门所有农技人员深入县、乡、村为农民开展巡回技术服务,随时掌控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开展应急防控,指导农民选准对路药剂,及时喷防,力争把病虫害、倒伏和早衰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加大宣传力度。为了尽快将防治措施宣传到农户,我们编发了降雨后防病虫害、防倒伏、防早衰的技术信息,一方面在濮阳市农业信息网公布,一方面通过手机短信发送给农村技术能手、村支书、种粮大户等10万人,使大多数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防治方法,确保小麦丰收。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8154616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