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2011年玉米生产技术意见
濮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玉米是我市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位居秋粮之首。大力推广玉米“一增四改”、适时晚收等关键技术,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保持全市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特制定2011年玉米生产技术意见。
一、任务目标
今年我市玉米生产总的指导思想是:稳定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坚持政策驱动、科技推动、示范带动,狠抓“一增四改”等关键增产技术的普及应用,狠抓均衡增产,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2011年全市玉米计划播种面积150万亩,力争平均亩产520公斤。
二、关键技术措施
1、种植耐密型品种。大面积种植以耐密植、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的高产稳产品种为主。郑单958、浚单20、浚单26、中科11、等品种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稳产性好,适合大面积种植。要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大力推广种子包衣技术,预防玉米粗缩病、地下害虫等病虫害。
2、适时早播。夏玉米播种越早越好,大力提倡小麦收获当天播种玉米,或麦收前3-5天麦垄套种,在粗缩病连年发生的区域夏玉米适宜播期为6月10~15日。播种时若墒情不足,可先播种后灌溉,避免先灌溉影响播种机组下地,耽误播种时间。玉米播深应深浅一致,一般3~5厘米;行距一般大田等行距为60厘米。高产攻关田高密度情况下为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便于田间管理,建议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距70~80厘米,小行距30~40厘米。
3、合理密植。通过改种耐密型品种、缩小行距、精心播种保苗、均匀留苗等措施,继续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一般大田每亩实收4000~4800株,高产示范田每亩实收4500~5000株。大穗型品种一般大田每亩3200~3700株,高产田3800株左右。确定密度要综合考虑品种的耐密性,要与生产条件、栽培水平相配套。要和品种特性相配套。如郑单958高产攻关可以达到5500株左右,浚单20耐密性稍差,审定密度为4000~4500株,一般不宜超过4800株。郑单958低肥水密度3500株/亩,中上等水肥4000株/亩,高水肥地4500株/亩,高产攻关可以达到5500株左右。
4、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配方施肥,亩产600公斤左右的高产田,每亩需施纯氮15~18公斤,折合尿素31~37.5公斤;五氧化二磷8公斤,折合标准过磷酸钙50.0公斤;氧化钾8公斤,折合硫酸钾16公斤。针对当前玉米施肥现状,要特别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缺锌地块每亩增施硫酸锌1~2公斤。在肥料运筹上,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在玉米拔节前用完。氮肥要施入土中,避免撒施,可以开沟埋施或耧播;分期施用,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苗肥要在玉米拔节前将氮肥总量的30%左右,同其他肥料一起,沿幼苗一侧开沟深施,距苗15~20厘米,深施15厘米左右,促根壮苗。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的40%~50%,促穗大粒多。花粒肥在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的15%~20%,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粒重。
5、加强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1)化学除草。可在播后芽前,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或40%乙莠水150~200毫升对水30~50公斤喷地面。苗后茎叶处理,可亩用4%玉农乐胶悬剂75毫升茎叶喷雾,或亩用20%克芜踪水剂120~150毫升对水30~50公斤在玉米苗高30厘米以上时定向喷雾防治,注意不要喷到玉米上。
(2)药剂防治病虫害。播种期预防的病虫害主要有粗缩病和地下害虫等。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毒的病毒病,要坚持治虫防病、综合防治的原则,力争把传毒昆虫消灭在传毒之前。一要用内吸性杀虫剂拌种或包衣,二要在出苗前进行药剂防治,采取杀虫剂与抗病毒药剂混合施药防治,杀虫剂可使用吡蚜酮、吡虫啉、噻嗪酮、三氟氯氰菊酯、高氯、氧乐果等,抗病毒药剂可用盐酸吗啉呱、吗呱·乙酸铜、宁南霉素等抗病毒药,5—7天防一遍,共防两遍。苗期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蓟马等,玉米蓟马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玉米螟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0克加细砂5公斤施于心叶内,可兼治玉米蓟马。
6、加强田间科学管理。苗期要抓好早中耕灭茬,查苗补缺,及时间苗定苗,定苗时,要留大苗、壮苗、齐苗,不苛求等距,对个别缺苗地块,可在近邻留双株补齐,按合理密度留足苗。玉米5叶期要普遍施用苗肥。苗期玉米耐旱怕涝,可适当控水蹲苗。中期管理要抓好播后25天及时追拔节肥、播后40-45天及时追孕穗肥。玉米拔节后进入生长旺盛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大喇叭口期发生干旱(俗称“卡脖旱”),将影响抽雄和小花分化;抽穗开花期玉米需水量最多,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此期干旱将影响玉米散粉,甚至造成雌雄花期不遇,降低结实率,因此,在大喇叭口到抽雄后25天这一段时间,发生旱情,要及时灌溉。后期要抓好追施攻粒肥、浇灌浆水,防早衰。
7.适时收获。目前,我市玉米收获时间普遍偏早,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合理的收获时期应在苞叶发黄后7~10天,即籽粒乳线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收获,一般可增产10%左右。专用玉米可根据采收鲜穗或籽粒等不同用途确定最佳收获期。
三、搞好技术服务
要继续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各级农技干部要深入生产一线,广泛宣传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加快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和“一增四改”、适时晚收等集成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乡村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指导性技术资料,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搞好技术指导,真正使玉米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落到实处。
四、切实搞好高产创建活动
抓好优质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建设,是促进先进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制定专门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基本要求、考核评比、奖惩激励等措施。各类示范方要统一种植规格,统一播种,统一管理,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万亩示范方内建立千亩、百亩高产样板田、10亩超高产公关田、品种展示田,组织技术能手和农民群众现场观摩学习,强化示范带动的作用。
二○一一年五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