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办民生实事,保粮食安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会精神,迅速掀起我市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高潮,濮阳市农业农村局积极行动,于4月23日在南乐县杨村乡顺利召开2021年全市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会。
参加会议的有省厅“两病一寒”防控专家指导组专家,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查剑敏同志、南乐县委副书记梅兴秦同志,市“两病一寒”防控专家指导组专家、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主管领导及相关专家等,市、县电视台记者进行现场采访报道。
市植保专家介绍,小麦赤霉病属典型的气候型病害,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极易导致病害流行。因此要抓住当前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防病保产”的科学防控措施。小麦条锈病已经在我省15个地市发生,我市已在南乐县杨村乡和清丰县固城乡发现2片病叶,按照“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控策略,立即对周围400亩小麦进行了统防统治,由于发现及时,迅速防控,有效遏制了小麦条锈病扩散蔓延。
查剑敏总农艺师针对我市重大病虫防控工作提了四点要求:一是认清形势,高度重视,要求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重大病虫害防控属地管理责任,全面组织发动,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病害损失;二是多措并举,科学防控,要求各县区要强化预测预警,抓好分类科学防控,准确研判重大病虫发生形势,并在最短时间内发布预防警报,坚持打“保险药”,开展全面预防工作;三是要勇于担当,通力合作,要求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增强主体责任,同财政部门、气象部门、供销社等各责任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坚决打赢小麦赤霉病、条锈病为主的重大病虫害攻坚战。四是加强指导,服务到位,各县区要认真落实这次现场会精神,组织专家指导组和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片包乡包村,对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指导,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和农民群众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服务,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坚决做好以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为主的小麦后期管理工作,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3月份以来,濮阳市农业农村局先后出台了《2021年濮阳市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2021年濮阳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奋战100天夺夏粮丰收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小麦赤霉病预防工作的紧急通知》《小麦赤霉病预防二次警报》;印制并发放了“小麦赤霉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挂图”“小麦条锈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挂图”等技术宣传资料。濮阳市农业农村局派出4个专家指导组分包各县区,督导各县区加强小麦条锈病和赤霉病防控技术宣传指导。至目前全市共召开现场会28次,培训技术人员2500人次,悬挂条幅2285条、张贴挂图22000张、发放资料12万余份,惠及农民28.5万余人。此次会议召开后,将带动各县区迅速掀起重大病虫统防统治高潮,坚决打赢小麦重大病虫防控攻坚战,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2021年4月28日,以省厅二级巡视员李军为组长、粮作处张丽娜科长、植保站高级农艺师丁华锋科长为成员的省政府督导组到我市督导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孔祥会副局长、粮经科周冰冰科长、市植保站寿永前站长等陪同。
当前我市355.21万亩小麦已处于抽穗期扬花期,小麦个体发育正常,表现为成穗均匀、群体头数足、个体发育壮,为近五年来同期长势最好年份。在小麦生产管理过程中,抓好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和“倒春寒”防控对夺取夏粮丰收至关重要,从4月初到5月上旬是小麦“两病一寒”防控的关键时期。
截至4月28日,全市355.21万亩小麦已完成浇水460万亩次,施肥416万亩次,小麦病虫害总防治718.2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