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自实施农村“厕所革命”以来,濮阳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质量第一、建管并重,强化服务、长效运行”的工作思路,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19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农村改厕37.2万户。我市被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命名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先进市,位居受表彰的9个省辖市第二名,清丰县和南乐县被命名为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台前县被命名为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先进县,在全省第五次(信阳)、第六次(洛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上,都作了农村户厕改造典型发言。
一、高度重视,强化领导
实行高位推动。市县两级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专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安排部署改厕工作,亲自进村入户明察暗访,有力促进了改厕工作扎实开展。签订目标责任。将农村改厕工作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将任务分解到县区、具体到乡村、明确到责任人。实行专班推进。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组建了农村改厕工作专班,每天深入改厕现场,开展日常督导和技术指导,确保改厕工作有序推进。严格督导考核。按照工程质量、建设进度、管护效果等主要指标,实行“观摩、点评、打分、排名”,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激发了县区、乡镇之间比学赶超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多策并举,狠抓落实
明确建设标准。先后出台了《农村改厕工作实施方案》《农村改厕技术指导手册》等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改厕总体要求、任务目标、技术规范、后期管护,为改厕工作提供了指导和遵循。科学确定模式。统筹考虑村庄基础条件和区域位置等因素,尊重群众意愿,因村制宜,科学合理确定改厕模式。能进入污水管网的,建设完整水冲式厕所,不具备条件的,建设小三格或卫生厕所加大三格化粪池。严把建设质量。实行统一的质量监管员制度,做到从厕具采购、建设施工、竣工验收三个环节统一由乡村两级质量监管员全过程负责;建立了“村检查、乡验收、市县抽查”质量监管体系,切实保障改厕工作质量。落实资金保障。在积极争取国家、省户厕改造资金1.6亿元的基础上,市县筹措配套3.6亿元,建立县乡改厕专户,做到专款专用,为改厕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广泛发动群众。加大改厕政策宣讲力度,最大限度调度群众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南乐西邵模式”,发动农户在乡镇、村统一指导下,自行改造厕所,验收后给予资金补助,变“要我改”为“我要改”。
三、摸排整改,完善管护
严格排查整改。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市政府第一时间以明电方式下发摸排整改通知,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开展逐村逐户逐厕拉网式排查,并登记造册,做到“一户一台账”。市县两级成立专项督导组对排查整改进行不间歇督导,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做到户厕“管用、好用、群众满意”。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农村户用厕所11.9万余户。完善追溯信息。改造后的厕所安装可追溯铭牌,内容包括建设单位、管护电话、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为后期管护提供了保障。以南乐县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建设并投入使用了“农村厕所智能管护平台”,实现了“统计、上报、交办、反馈”一条龙。建强服务队伍。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农村改厕办公室,以片区为单位设立改厕服务队,为群众提供厕所维修、粪污清运等服务,打通了厕所管护“最后一公里”。搞好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建设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集中处理粪污,利用菜园、果园等统筹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不断提升我市农村厕所改造水平,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