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技术
濮阳市2014年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14-2-18 09:44:50    点击:3781

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抓好春季麦田管理,是夺取小麦丰收的关键。立春之后全市普降大雪,解除了旱情,抑制了病虫,给春季麦田分类管理带来极大便利。为切实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工作,促进麦苗稳健生长,搭好丰产架子,力争今年夏粮再夺丰收结合当前全小麦生产实际,提出以下技术意见

一、小麦越冬苗情特点
    今年全市麦播面积36
0万亩,苗情普遍较好,一、二类苗面积330万亩,占麦播面积的92%,三类苗面积30万亩,占麦播面积的8%。其中一类苗平均亩群体78.6万,单株分蘖3.6个,次生根6.2条,主茎叶龄6.0片,比去年增加0.2片。小麦越冬苗情表现为群体头数足,个体发育壮,总体良好,部分趋旺。节后全市又普降瑞雪,增加了墒情,降低了病虫危害,这些都为春季麦田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为2014年小麦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当前小麦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冬前气温偏高,麦田播量普遍偏大,导致一些麦田群体过大,个体不壮,旺长趋势明显,易遭受“倒春寒”、纹枯病等威胁二是因播期干旱,部分田块播种偏晚,加之冬季持续少雨,造成晚播麦田出苗不好,生长量偏小个体素质较差;三是春季灾害天气频发,气候条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防灾减灾夺丰收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县(区)要针对今年小麦生产特点,认真搞好苗情、墒情、病虫情调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科学搞好春季麦田管理。

    二、主要技术措施

针对当前苗情和土壤墒情,今年我市春季麦田管理要以控旺促弱、防病虫、防冻害为重点,分类浇水追肥确保麦苗健壮生长,搭好丰产架子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1、及时中耕保墒根据雨雪过后土壤墒情,小麦返青后各类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划锄,破除板结,提温保墒,消灭杂草,为麦田分类管理争取主动晚播弱苗麦田要浅中耕,防止伤根和坷垃压苗,中耕时间要早,土壤墒情适宜时尽早划锄,提高地温,促苗早发快长。

2、分类浇水施肥。围绕控旺促弱和提高分蘖成穗率的目标,今年春季麦田浇水施肥总体要适当推迟,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保证穗数、粒数和粒重的协调增加。

(1)群体偏小的三类麦田以促为主春季分两次追肥,返青期趁墒每亩施尿素10公斤促进春季分蘖和根系生长,增加亩穗数拔节后期亩追施尿素5-8公斤,保花争粒,提高穗粒数。

(2)二类苗麦田以提高分蘖成穗率为主,在小麦起身追肥浇水一般亩追尿素15公斤。对底肥不足、返青后叶色发黄的二类麦田,可参照三类麦田进行春季两次追肥

    (3)一类苗麦田保苗稳健生长,促穗大粒多为主,突出氮肥后移。对地力水平较高,适期播种、群体80万以上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中期追肥浇水,以获得更高产量。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80以下的一类麦田,在小麦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5公斤。

(4)稻茬麦撒播田要返青期趁墒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和适量磷酸二铵,或高氮复合肥25公斤。

(5)旺苗麦田要以控为主,前控后促,控促结合。对旺长麦田要认真分析原因,注意观察叶色变化,对播种偏早、分蘖较多、返青后没有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返青期要控水控肥,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到拔节期再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12公斤;如果返青后麦苗出现脱肥症状,应及时追肥浇水,防止旺苗转弱苗。对播量过大造成的假旺苗、徒长苗,返青期喷施多效唑、壮丰安等化学调节剂,控制株高,促根系下扎,在起身中期追肥浇水,提高成穗率。

    3、防治病虫草害。春季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各县(区)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早查清病情、虫情,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2月旬至3月旬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有利时机,当发病麦田病株率达到15%时,每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15%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隔7~10天再喷一次药,连喷2~3次。注意加大水量,将药液喷洒在麦株茎基部,以提高防效;对小麦蚜虫,当百株虫量达到200头以上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3%啶虫脒乳油25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50~75毫升,对水40~50公斤进行防治;对小麦红蜘蛛,当市尺单行有麦圆蜘蛛200头或麦长腿蜘蛛100头以上时,每亩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防治;对小麦条锈病,要继续推广“准确监测,带药侦察,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经验,要从4月上旬开始,密切关注病情发生动态,及时消灭发病中心,重点发生区要于4月下旬和5月上旬普遍喷药一次;对小麦白粉病,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或25%丙环唑乳油30~35毫升,或30%戊唑醇悬浮剂10~15毫升,对水50公斤喷洒,间隔7~10天再喷药一次。麦田化学除草,可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下午4点,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及时进行化除。
    4、预防“倒春寒”和后期倒伏各地要高度重视小麦生长中后期的抗灾应变管理,依据不同苗情,促控结合,分类施肥,科学管理,创造合理群体结构,提高小麦自身抗灾能力。群体大的麦田在小麦返青至起身期喷施壮丰安、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基部节间生长,预防倒伏。小麦拔节后抗寒能力明显下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到来之前,采取浇水等措施,预防晚霜冻害。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促高位分蘖成穗,减少产量损失。

5、禁止畜禽啃青。各地要采取措施防牲畜家禽早春啃青,保护麦苗健壮生长,否则会导致麦苗受伤,抗性下降,甚至死苗,造成严重减产。

三、切实加强技术指导

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对春季麦田管理组织领导,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好麦田苗情、墒情、病虫情的调查工作,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出具体的技术意见,指导农民抓好春季麦田管理。要搞好技术宣传培训,大力宣传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技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技术讲座、印发资料、科技下乡等形式,把麦田管理关键技术送到农民手中。以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高产攻关田和科技示范户为重点,技术人员要进村入户,驻点抓片,抓好样板田,树立春季麦田管理示范样板,引导群众落实各项春管措施,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二○一四年二月十八日

an>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8154616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