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史学习教育
濮阳市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现场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1-7-22 10:02:36    点击:1155

濮阳市召开全市创建国家农产品

质量安全市现场会 安排部署创建工作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年7月22日上午,濮阳市人民政府在范县召开了全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现场会。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宝岭主持会议,市创建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运教同志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创建重点工作。市农业农村局调研员张瑞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贾军普及各县区主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的副县区长,各县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主管创建的副局长,乡镇创建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现场观摩了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基地濮润庄园和濮城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检测站。与会人员对范县创建经验做法进行了交流学习。
会上,范县政府和濮城镇负责人作了典型发言,各县区分管区长汇报了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会上,市创建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杨运教同志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今年以来,市政府召开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推进会2次,统筹安排各县区持续推进。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推进6次,到县区开展督查23次,督查整改问题37项;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托管示范点25个、探索的“三员共治”监管新模式的创新做法在中国经济网等国家媒体上进行了报道,省内外多个市县打电话咨询学习。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点20个、全市达到96个;建设可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点60个,实现了运用新科技手段远程监管;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推进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实施意见,聚焦豇豆、韭菜、芹菜等问题较为突出的11种农产品,实行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今年8月1日起用3个月的时间逐步在市县城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实行农产品带证上市,努力贡献濮阳经验;筹备建设濮阳市智慧农业监管执法平台,将实现农业监管执法纳入平台管理,创新监管执法手段,提高监管执法效率。
     杨局长指出,现在距国家考核验收仅有5个月时间,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为此,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对创建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推进工作。肯定成绩,同时正视问题,要抓紧时间,集中力量,细化任务,倒排工期,明确节点,快速推进,确保按时完成创建任务。重点整改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县(区)政府重视不够,没有把创建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没有召开推进会,没有足额落实创建经费。二是创建专班不专,有的县创建专班人员在岗的不到50%。三是档案资料整理不完善,个别县区档案资料缺失严重,资料补充工作拖拉。四是检验检测能力和手段不够,县级农产品检测数量不足、检测报告不全,部分乡镇因缺乏检测试剂未开展检测。五是执法力度弱,查处不合格农产品案件少,农产品抽检不科学,单纯追求合格率100%。六是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不少乡镇监管办公室存在有名无实现象,没有达到 “五有”要求;村级监管员培训不够,监管能力亟待提升。七是全社会宣传动员不充分,创建氛围营造不够。
     杨局长强调,突出重点,抓好关键,切实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创建档案资料考核评比,7月底前各县(区)要对照考核办法做好档案资料自查完善,8月上旬,市创建办组织开展创建档案资料考核评比;二是加大农产品监管检测力度,各县(区)要加强农产品检测,及时发现问题,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生产行为,年底前每个县(区)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不得低于1起;三是推进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推进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实施意见》,聚焦豇豆、韭菜、芹菜等问题较为突出的11种农产品,全面排查生产主体,建立生产名录,开展宣传培训,指导生产主体开具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逐步实现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有机衔接。

     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宝岭提出三项要求,一要贯彻精神,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县(区)必须确保创建成功。会议结束后,各县(区)参会的同志要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做好汇报,召开加压推进会,认真研究,明确思路,完善方案,全力推进。二要强化责任,各县(区)要对标对表,落实创建责任,实行台账管理,确保各项指标得满分。创建经费问题、创建专班问题、创建档案问题等一定要落实责任,解决到位。三要加强督导,市创建办要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督导,对先进县(区)要通报表扬,对落后县(区)要通报批评。对行动不积极,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力造的,要一抓到底,限期整改,对有关人员进行约谈。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8154616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