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择品种,科学布局利用,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是小麦夺取丰收的关键。在综合今年小麦品种考察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论证,提出濮阳市2014年小麦品种利用暨秋播布局意见,供我市在选择和利用品种、制定品种布局意见时参考。
一、2013-2014年度小麦品种利用情况
据统计,2013-2014年度我市小麦种植面积360万亩,比去年减少2.17%。主导品种为矮抗58、周麦16、周麦22,3个品种共261万亩,占全市麦播面积的72.5%。全市弱春性品种郑麦7698、濮麦9号、偃展4110等种植面积为15万亩左右。整个小麦生育期间,气候条件适宜,大部分品种发挥了各自增产优势,丰产性得到充分表达。
二、小麦品种利用指导思想和原则
小麦品种利用指导思想:以高产、稳产、抗病品种为主导,综合考虑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抗逆性,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品种,做到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良种良法相结合,最大程度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突出两个为主:一是以优质小麦品种为主,适当搭配普通小麦。二是以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搭配弱春性品种。
坚持六个原则:一是多种植半冬性品种,防止弱春性品种反弹,避免因利用弱春性品种播期不当引发冻害给生产造成损失;二是加快新品种示范推广步伐,充分挖掘品种的增产潜力;三是针对近几年暖冬、倒春寒危害的情况,适期播种,特别是弱春性品种和春季发育快的半冬性品种尤应注意控制播种期;四是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减少病虫危害,降低倒伏风险;五是积极发展优质麦订单农业,优质小麦尽量做到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提高商品小麦质量;六是严禁推广利用未经审定通过和已终止使用的品种,坚决压缩生产上推广面积小、产量低、种性退化和抗性下降的老品种,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
三、小麦品种布局意见
中高水肥早中茬:以周麦22、周麦16、矮抗58、周麦26为主;搭配:平安8号、众麦1号、豫教5号、丰德存麦1号、濮麦10号、良星66、中育12、百农207等新品种。
优质麦品种:结合订单农业发展新麦26、郑麦366,示范推广郑麦7698。
晚茬品种以濮麦9号、周麦23为主。
稻茬麦推广济麦22。
四、主推品种评价
1、周麦16:属半冬性大穗型中晚熟品种。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矮杆抗倒,穗大粒多,成熟落黄好;千粒重高,增产潜力大,稳产性好。平均亩穗数37万穗,穗粒数30-36粒,千粒重46克。利用时注意倒春寒的影响和治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的防治。
2、周麦22:属半冬性中熟品种。苗期长势壮,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迟,两极分化快,抗病、抗倒能力强,灌浆速度快,熟相好,对肥水要求较高,增产潜力大。平均亩穗数36.5万穗,穗粒数36.0粒,千粒重45.4克。预计今年秋播面积有一定增加。因春季对低温较敏感,利用上注意倒春寒影响和防治赤霉病、纹枯病。
3、矮抗58:属半冬性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根系活力强、矮秆抗倒、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穗层整齐、耐后期高温,丰产稳产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亩成穗40.5万左右,穗粒数32.4粒,千粒重42-45g。高抗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中抗纹枯病,根系活力强,成熟落黄好。一般亩产500-550kg。扬花灌浆期注意防治叶锈、赤霉、纹枯等病害。预计今年秋播面积略减。
4、周麦26:属半冬性中大穗型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结实性好,耐热性好,灌浆速度快,熟相好。该品种丰产稳产,在利用时注意纹枯、赤霉病的防治,高产田防止倒伏。
5、众麦1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春季发育稳健,较耐倒春寒,分蘖力强,结实性好;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较抗倒伏;后期灌浆快,籽粒饱满,丰产稳产,成熟落黄好。在利用时注意防治白粉、条锈、纹枯等病害。
6、平安8号: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结实性好,耐后期高温,产量三要素协调,成熟落黄好,丰产、稳产性好。注意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
7、豫教5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生长发育稳健,分蘖力强,籽粒均匀,商品性好。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
8、衡观35:属半冬性偏春早熟品种。冬季抗寒性好,苗期长势壮;对春季低温及干旱天气敏感,较抗倒,耐后期高温,抗干热风、耐穗发芽,成熟早,落黄好。高感叶锈病、赤霉病、叶枯病。
9、丰德存麦1号: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强筋品种。苗势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春季返青起身快,根系活力好,耐后期高温,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病等病害,高产田注意防倒伏。
10、百农207: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长相清秀,茎秆粗壮,抗倒伏。穗大粒多,丰产性好,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成熟落黄好。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白粉等病害。
11、新麦26:属半冬性中熟优质强筋品种。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抗倒春寒能力中等,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好,该品种抗倒伏能力一般,在利用中严格控制播量,做好良种良法配套。
12、郑麦7698:属弱春性多穗型优质强筋品种。冬季耐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慢,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抗倒伏能力强;结实性好,饱满度好,熟相好,黑胚率低。在利用上注意防治赤霉、纹枯等病害。最佳播期10月10~15日,晚播或中低肥力地块适当增加播量。近两年在我市表现良好,预计今年秋播面积有一定增加。
13、郑麦366:属半冬性多穗型优质强筋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快,抗倒性好,品质优良。春季发育快,对春季低温敏感,推广种植中注意做好良种良法配套,防止倒春寒及纹枯病为害。抽穗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注意防治穗蚜。适宜中、高水肥地早、中茬种植,最适播期为10月10日-25日,每亩播量6-8kg,晚播可适当增加播量。
14、濮麦9号:属弱春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冬季抗寒性较好。株型紧凑,根系活力强,较耐旱、耐瘠。抗倒伏能力强,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成穗数多穗层厚,结实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性、稳产性好。中抗白粉病、叶锈病、叶枯病、条锈病和纹枯病。适宜中高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适播期为10月10-30日,最佳播期为10月15-25日,播量每亩7-8公斤,晚播应适当增加播量。在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防治赤霉病。
15、周麦23:属弱春性中熟品种,幼苗半直立,长势较强,抗寒能力强,分蘖力强,成穗率一般;春季起身拔节晚,抽穗较迟;株型半紧凑,茎秆有弹性,较抗倒伏;后期根系活力强,耐后期高温,成熟落黄好。
16、济麦22: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起身拔节偏晚,成穗率高。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旗叶深绿、上举,长相清秀,穗层整齐。穗纺锤形,籽粒饱满,半角质。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有早衰现象,熟相一般。抗寒性差。中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秆锈病,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纹枯病。适宜我市稻茬麦推广种植。
根据近年小麦新品种展示情况,各县(区)可以从百农207、周麦32、漯麦18、周麦28、郑麦3596、平安9号、豫农211、中育9307、郑育8号、洛麦24、郑麦583、郑麦379、中育9398、郑麦0856等新品种中选择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品种进行示范推广。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