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再读经典 重温初心|韩俊: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解释模式
发布时间:2024-7-4 08:12:06    点击:207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     

               

 

 

 

 

“创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系统总结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亿万人民摆脱贫困的历史经验,提炼升华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果,不断丰富完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思想动力。”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了建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意义。一年来,我国在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不断实施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突破性举措,正是体现了我国扶贫开发理论的实践底色与刀过竹解的雄健精神。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作为治国理政战略性举措的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要素,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指导成就与构成要素进行模式化解释,关系到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贯彻落实,也关系到我国扶贫事业在国际减贫领域的话语权主张。

 

 减贫宗旨: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价值导向


       牢牢筑基于中国国情和国家发展实践的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可以说是在切实把握国家总体建设的规模化成就与阶段性发展目标变迁基础上得以创设,并依据我国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依靠可靠的科学范式提炼出一系列新概念、新规律,初步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政策体系,并在政策体系基础上形成了战略性实施框架,继而通过政策实施对贫困治理实践产生了巨大指导作用,达到了切实的、规模化的、历史性的减贫成就。因此,这些被验证的扶贫模式以其科学的指导力和强大的解释力,构成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价值导向,也构成了中国减贫事业的宗旨。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总书记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指明了“民生工程”与扶贫工作的关系,从而准确把脉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价值导向,也就是我国减贫事业的宗旨:落实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

     “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把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首位,致力于减贫脱贫,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2016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掷地有声地阐明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人民性、民本性。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曲折但持续不懈向贫困宣战,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单纯从国家行为讨论,中国作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签署确认国家,无疑也是世界上减贫成就最为突出的国家,也是完成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2014年又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的减贫成就一方面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切实彰显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民生导向和民意关切。中国扶贫开发工作以勇毅笃行的政治担当,以排除万难的坚定勇气,以落实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为核心问题,着眼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不断满足人们共享发展成果的美好愿望。道路的创设和举措的实施,真正使得中国扶贫开发理论有了确定的价值导向,也因此创造了中国的减贫奇迹,创造了中国脱贫攻坚的辉煌成就。

 


严挺核心要素: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基准体系


    第一是以坚持党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为根本标志。
第二是以坚持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导向。
第三是坚持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引领目标。
第四是以坚持加快发展经济为带动力量。
第五是以坚持政府主导的开发扶贫为根本途径。

立足基本国情: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实践基础


       中国正是沿着自己的历史轨道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选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也由此创设。中国扶贫开发政策的实施环境是否良好?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条件是否具备?政策实施体系和监察问责配套措施是否完善?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效能影响如何?扶贫的相关标准系列是否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进行务实调整……这些系列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创设依据。也就是说,正是这些立足于国情的重大问题,给我国的扶贫开发理论打下了深深的中国特色烙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多人口,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的重要性,正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提出了基本的理论自觉要求,也就是说,扶贫开发理论的中国特色,必须立足基本国情,彰显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理论指导下的中国扶贫模式能够首先回答中国自己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党对我国扶贫开发理论的基准认识之一。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8154616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