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技术
濮阳市2015年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15-3-3 10:32:01    点击:2501

第 1 期

        

濮阳市植保植检站                   2015227

濮阳市2015小麦中后期病虫

防治技术意见

去冬今春,我市气温持续偏高,干旱少雨,有利于病虫安全越冬,造成春季麦田病虫草害防治压力增大,任务加重。为切实做好小麦中后期病虫草害监测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减轻其危害损失,确保今年我市夏粮再夺丰收,现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一、加强病虫监测,及早科学预警

根据我市生产实际,要重点做好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吸浆虫、麦蚜、麦蜘蛛等病虫害的系统监测工作。各县(区)要将其作为植保工作的第一要务,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增加监测网点,充实测报人员,培训测报技术,增加测报经费,确保小麦重大病虫监测预报工作的正常开展。要采取人工调查和仪器监测相结合、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严密监测病虫草发生动态。各县(区)要固定专人,严格执行信息周报制度。在系统监测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及早发出重大病虫发生趋势预报和防治警报,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为农民群众开展防治提供准确病虫信息。

二、突出主攻对象,实施科学防控

小麦中后期病虫种类多,往往多种病虫混合发生,重叠危害,我市重点防控对象为赤霉病、纹枯病、穗蚜、吸浆虫等各县(区)要结合历年病虫发生危害特点,实施科学防控和综合防治。在防控策略上,要坚持关键措施与综合技术相结合、科学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专业化防治与群众自防相结合。在防控药剂选择上,重点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相同品种药剂重点推广高含量产品和悬浮剂、水乳剂等环保、高效剂型。

三、狠抓关键环节,落实防控技术

一是拔节前实施化学除草和纹枯病早控。小麦返青后至拔节前是春季化学除草的关键时期,可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下午4点,选准对路药剂,采用适宜剂量,科学开展麦田杂草防除。是抽穗扬花期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和吸浆虫。小麦吸浆虫高密度区域要重点抓好蛹期土壤处理和成虫期喷药防治等两个关键环节,一般发生区做好抽穗至扬花前的成虫防治。对小麦赤霉病,要继续采取“科学预测,主动出击,见花喷药,防病保产”的策略,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遇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且持续3天以上或10天内有5天以上阴雨天气时,全面开展病害防控,做到全面预防。是后期推行综合用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是多种病虫发生危害高峰,要根据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一喷三防”,将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控制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多种病虫危害。

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

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积极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努力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要支持和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与农户、合作社或农场签订服务合同,实施全程防控服务,或针对化学除草、“一喷三防”等环节进行统防统治,实现增效、节本、增产、环保的目标。对吸浆虫、赤霉病、条锈病等暴发性病虫害的应急防控,可由政府统一指挥,委托专业化防治组织实施大面积统一防治,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在高产创建示范区、小麦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要实现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

提升示范水平,搞好技术服务

各县(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2014-2015年度小麦病虫草综合防治示范工作的通知”(豫保〔2014〕25号)精神,抓好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建设水平。同时,要结合“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加强对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的技术和信息服务,面对面对农户进行植保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解决他们在病虫草害防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春季麦田病虫草防控技术,确保春季麦田病虫草防治技术家喻户晓、落实到田。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8154616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