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2011年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
濮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当前,我市小麦已经拔节,进入了中后期生长阶段,植株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逐步转化为以生殖生长为主,这是增加穗粒数、提高粒重、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搞好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对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保根保叶,提高粒重,增加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正确分析小麦苗情
根据拔节期苗情调查,今年全市371.2万亩小麦,一、二类苗面积343万亩,占麦播面积的92.4%,比去年同期增加3.4%。平均单株大分蘖3个以上,平均比去年增加1.3个,次生根9.2条,平均比去年增加2.8条,亩群体88.9万,比去年增加17.8万。总体表现为亩群体适宜,个体健壮,生长发育较为协调,为今年夏粮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当前主要潜在问题:一是病虫害的威胁,据植保部门预测,今年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草害中度发生,多数病虫发生盛期比常年略推迟,稻茬麦田、低洼水浇田、密植高产田等白粉病发生较重,病虫危害不容忽视。二是中后期气候不确定因素较多,小麦遭遇倒春寒、倒伏及干热风的潜在威胁较大。三是今年小麦春季抗旱浇水时间较早,一些地块浇水后中耕保墒措施跟不上,加之整个春季降水仍然不足,抗旱浇麦工作不容放松,任务较重。
中后期管理对小麦产量的最终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加大落实力度,力争夺取今年小麦丰收。
二、主要技术措施
小麦中后期管理仍要以促为主,养根护叶,保持根系活力,防止早衰,提高粒重。要切实抓好以下措施的落实:
1、抓好挑旗期水肥管理。挑旗期是小花退化较集中的时期。保花增粒并为提高粒重打好基础是这一时期麦田管理的主要任务。挑旗期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各地要根据麦田墒情,及时浇好挑旗水。缺肥地块和植株生长较弱的麦田,可结合浇水酌情补施一次肥,追肥量一般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
2、适时浇好灌浆水。小麦扬花后10-15天左右应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灌浆强度,增加粒重。此期浇水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严禁在风雨天气浇水,以防倒伏。收获前7~10天内,忌浇麦黄水。
3、加强病虫害防治。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是小麦生育后期常发生的病虫害,必须密切关注其发生发展动态,做好预测预报,指导农民选择适宜农药品种、用药时机和施用方法,提高防治效果。由于今年我市小麦品种以周麦16、矮抗58为主,周麦16易感赤霉病,所以对赤霉病的防治应高度重视,建议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不论是否有连阴雨天气,种植周麦16号等易感品种田块都要施药预防,小麦齐穗至始花期施药最好,药剂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或25%多菌灵胶悬剂200毫升,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如遇连阴雨天气,要抓住下雨间隙或雨后及时喷药防治,视病情喷药2-3次。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是流行性病害,必须注意调查,当开始发病时应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尤其对小麦条锈病,仍采用“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方法,控制其蔓延,建议在4月20日-25日喷施一遍防治药剂,每亩可用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50毫升,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克,兑水50公斤常量喷雾或兑水10-15公斤低容量喷雾。小麦吸浆虫要把好蛹期和成虫期两个关口进行有效防治,3月下旬至4月上旬,吸浆虫幼虫开始活动或进入化蛹期时,每亩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公斤或50%辛硫磷乳油200毫升,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入麦垄间,随即浇水或抢在雨前施下,以杀死上升活动的幼虫。吸浆虫成虫期防治最关键时期,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成虫出土初期),每亩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25毫升,针对小麦穗部进行喷雾,发生严重的地块应喷2-3次。麦穗蚜防治,每亩可用50%的抗蚜威8-10克或10%吡虫啉20-25克或3%啶虫脒乳油40毫升或2.5%辉丰菊酯乳油20-25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4、搞好叶面喷肥,预防干热风。在挑旗孕穗期至灌浆初期每亩喷1%-3%的尿素溶液50公斤,可防止小麦生育期脱肥,促进灌浆,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干热风是我市小麦后期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引起小麦植株水分失调,籽粒灌浆不充分,千粒重下降。当气温高于30℃,风力大于3米/秒,相对湿度低于30℃时,就会形成干热风。如果遭遇干热风天气,危害将会加重。因此,一定要注意预防干热风的危害。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向植株各喷一次0.2% - 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增强植株保水力,提高抗御干热风的能力。同时,可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促进光合产物运转,增加粒重。将杀虫剂、杀菌剂与磷酸二氢钾(或其他的预防干热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配施用,可实现“一喷三防”,即一次施药可达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的目的。
5、适时收获。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小麦粒重达到最高,此时麦穗变黄,叶片枯黄,茎秆金黄,茎节微绿,籽粒内部呈蜡质状,能被指甲切断,是最佳的收获时期。要抓住晴好天气,及时收割,及时晾晒,防止遇雨和潮湿霉烂,做到颗粒归仓。
三、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
全力服务粮食生产始终是农技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县农技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作为,主动作为,继续落实好“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搞好病虫监测、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面对面地为农民讲解、示范小麦中后期管理的关键措施和技术要领。要注重高产创建示范田的管理,抓好小麦增产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使示范田真正成为样板田,带动农民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搞好服务,为中后期管理提供信息、技术保障,确保小麦中后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一一年四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