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技术
濮阳市2015年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控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15-9-21 10:44:58    点击:2064
    秋播期是预防和控制小麦多种病虫草害的有利时机,做好此阶段的防控工作,不仅能够预防烂种死苗、控制小麦早期病虫的发生危害,保障小麦一播全苗、正常分蘖和健壮越冬,打好丰产基础,而且可有效延迟和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危害,对确保小麦高产稳产、保障我市小麦生产安全至关重要。为搞好麦播期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主攻防治对象
根据近年我市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和短期气候预测结果,今年我市麦播期有害生物重点预防对象是全蚀病、纹枯病、吸浆虫、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根腐病等,兼顾蚜虫、白粉病等。
1、小麦全蚀病疫情: 2015年5月下旬,全市农业部门进行了疫情普查,结果表明,全市小麦全蚀病发生面积为10.95万亩,与去年的10.1万亩持平,综合防控效果明显。但是,清丰县、开发区等沙质土壤发生仍较重,仍需继续强化防控。
2、土传病虫害:近年来,我市小麦纹枯病秋苗期即有发病,2015年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241万亩。小麦吸浆虫中度发生,个别田块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8万亩。因此,应加强麦播期小麦吸浆虫等土传病虫害防治,以降低虫源基数,减轻后期防治压力,收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
3、地下害虫:据调查,我市麦播期地下害虫以蛴螬、蝼蛄、金针虫为主,总量与去年持平。全市共挖土201米2,其中,有虫方164米2,占81.6%,共发现地下害虫626头,平均每方有虫3.1头,折合每亩有虫2067头。蛴螬、蝼蛄、金针虫分别占66.8%、10.5%、22.7%,蛴螬仍是优势种类。从不同茬口看,豆类田和花生田平均亩混合虫量较大;从不同土质看,不同土质相比,沙土和壤土虫量较大,粘土虫量相对较少。
二、防控意见
1、搞好农业防治措施。正确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病虫品种,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化种植;提高整地质量,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增施腐熟有机粗肥,测土配方施肥,清洁田园(包括田边地头自生麦苗、杂草、残余秸秆等的清除),创造合理群体结构,培育健壮个体,提高小麦自身抗逆能力。
2、全面推行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应把推广应用种子药剂处理特别是种子包衣技术作为今年麦播期病虫防控的重点工作,因地制宜,科学选药,分类指导,狠抓落实,力争包衣、拌种全覆盖。
对全蚀病,重发区要实施硅噻菌胺悬浮剂统一拌种;一般发生区统一采用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进行针对性种子处理。新病区和零星发生区,要采取土壤药剂处理加药剂拌种等综合措施。
预防纹枯病可用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种衣剂进行包衣,使用多·酮可湿性粉剂和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干拌剂进行拌种时需特别注意控制用量、尽量拌匀、土壤要湿润,防止出现药害导致出苗率降低。预防根腐病可选用多菌灵、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进行包衣或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辛硫磷或毒死蜱拌种。药剂包衣拌种时,可以加入适量氨基寡糖素、芸苔
素内酯等诱抗剂和生长调节剂一起处理种子,促进小麦出苗、
生根、分蘖和健壮生长。对土传病害重发田、地下害虫和吸浆
虫高密度田块,可以实施药剂土壤处理。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8154616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