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阅读
河南省第一位“最美乡村农技员”候选人--刘素霞
发布时间:2013-1-24 15:18:30    点击:5089次    [关闭本页]

 为全面展示我省农技推广人员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务实重干的良好精神风貌,讴歌常年辛苦奔波在中原大地上的农技推广人,1月17日,河南省农技推广总站、河南日报(农村版)联合推出“寻找最美乡村农技员”活动。

 濮阳市农技站积极响应省站号召,积极遴选农技人员,并及时向省站推荐“最美乡村农技员”。濮阳县胡状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素霞,做为第一位“最美乡村农技员”候选人,于1月18日在河南日报(农村版)头版登载。

 人物档案

 刘素霞,女,高级农艺师,濮阳县胡状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成果二等奖、河南省农科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政府科研成果二等奖。多次荣获省、市、县科技先进工作者和“三八”红旗手称号。

 扎根基层  一心为农

 她普通,站在农民中间几乎认不出来。她坚忍,对于认准的事,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她就是濮阳县胡状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素霞。

  刘素霞原来在濮阳县农业局工作,1988年主动要求回到生产第一线——胡状乡农技站。在这里,她凭借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和对农村的热爱,风雨磨砺一如既往,一干就是24年。她用火热的青春和辛勤的耕耘,谱写了一曲矢志不移的奉献之歌。

  试验示范传科技

  作为一名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者,刘素霞深刻认识到,要想有效解决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脱节问题,就必须探索一条让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农业技术推广之路。

  试验示范是最有说服力的武器。刘素霞在自己家的责任田里动手做试验,从种到收,中耕除草、病虫防治、田间管理她都认真观察记录,夏天烈日当空,冬季寒风刺骨,她从没叫过苦;室内考种、计算数据常到深更半夜,她从没喊过累。有一年夏天,刘素霞带着3岁的孩子来到试验田,一干就是3个多小时,当她准备离开时才发现孩子陷在别人家的水浇地里出不来,哭得跟泪人一样,她当时心疼得直掉眼泪。

  近5年来,她每年承担并完成国家、省、市、县业务部门下达的农作物新品种比较、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间作套种、生态农业等试验示范项目8~10项,撰写试验报告46篇共计6.5万字。

  和农民在一起久了,刘素霞成了当地农民的好朋友,同时很好掌握了向农民传授知识的技巧。在上百人的大型科技讲座上,她强调的是高效农业的观点,介绍高效农业的典型;在小规模的培训中,她将专业指示和日常生产联系起来,使乡亲们容易理解。

  创新体系促推广

  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乡镇的科技人员部分下岗。面对基层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等新问题,刘素霞尝试探索另一条农技推广的新路子,那就是成立民间科技推广站。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2006年10月刘素霞牵头成立了乡科技推广站。从农村筛选出了6名技术过硬的土专家,在每村确定出1~2名村级科技推广员,每个村级推广员发展了3~5户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乡-村-户”的科技服务网络。以此为载体,采取集中培训和入村培训相结合的方法,仅去年一年,就进行集中培训10期,入村培训60余次,直接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深入田间地头解决技术难题200余次,共培养科技示范村26个,科技推广员83人,科技示范户685户。

  如今在胡状乡,刘素霞带领的农村科技指导员遍布乡村,他们立足当地,不断创新,发展高效农业、现代农业,把一项项现代农业新技术传授给农民,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   
农业执法投诉举报电话:0393-4418790   监督举报电话:8154616   蔬菜促销热线电话:0393-6631850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