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阅读
草莓村上直播
发布时间:2019-4-18 09:02:32    点击:2131次    [关闭本页]

一边是偏远的山村、面庞黝黑的村党支部书记,一边是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研学基地,这一“土”一“洋”,似乎不搭调。然而,带领村民致富的初心和改革创新的决心,把他们融合成一个整体,成为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
  “平均每个大棚卖出2600多斤,均价超过20元1斤。”清明假期过后的4月8日,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上瓦泉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成,说,这届大棚草莓采摘季(自头年的12月到来年5月),上瓦泉的有机草莓又卖出了好业绩,除了从电商平台上销售的4000多斤草莓,其余绝大部分被采摘游客买走。
  到上瓦泉村的采摘游客来自淄博、滨州、青岛、烟台、莱芜等周边地市,还从江苏来了六波自驾游。其中不少回头客,更多的采摘游客是从网络上看到有关上瓦泉村的直播视频、图片,慕名而来。
  电话里,能听出王金成的高兴劲儿。让人不禁想起两个多月前他和村民在直播镜头前卖力推销的场景。
  “来上瓦泉村,摘有机草莓……”1月27日,“中国·博山第六届草莓采摘季”启动仪式在上瓦泉村鑫洼休闲农业园举行,宽敞明亮的钢结构大棚内,平时不苟言笑的王金成变身“群众演员”,在现场网络直播记者的指挥下,反复优化镜头前的表情和动作。
  当天,上瓦泉村游人如织,其中有来自博山区8所小学和幼儿园600多名师生组成的研学游团队。现场有30多家媒体采访,游人也纷纷开动手机上的网络直播。果红叶绿的大棚,丰富的文艺节目,还有开心的孩子,让上瓦泉村成为网络媒体平台上的一个热点。
  从2014年开始,上瓦泉村连续举办六届草莓采摘季,现在村里共有有机草莓大棚108个,可同时接待5000人自由采摘。
  上瓦泉村身处群山怀抱之中,距离博山城区约35公里,全村现有人口1470人,人均可利用土地达到9亩之多。因位置偏僻,思想保守,过去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亩均收入不到1000元。上瓦泉村原是省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不足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在外创业成功的王金成,怀揣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愿望回村,2007年,他当选村党支部书记。结合上瓦泉村生态环境优势,王金成带领村民从零做起,推广有机农业,上百亩有机蔬菜大棚,5000亩有机黄桃、苹果,500亩有机草莓……在走南闯北,为有机果菜找销路的过程中,王金成领略到互联网经济的效力。从2013年开始,在博山镇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上瓦泉村在微信等自媒体上建立营销平台,结合乡村旅游发展,推广上瓦泉村的有机农产品和采摘旅游。
  从去年的草莓采摘季开始,邀请直播网红现场直播。今年,还在现场举行数字摄影展。通过网络聚拢人气,让上瓦泉村成为博山当地“网红级”的旅游打卡目的地。
  现在,上瓦泉村村民种植的有机大棚草莓,一亩每年最多可收入7万余元。2015年,上瓦泉村实现脱贫,2018年,上瓦泉村实现人均收入近20000元,村集体收入180万元。因工作业绩突出,2016年,王金成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信息来源: 大众日报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   
农业执法投诉举报电话:0393-4418790   监督举报电话:8154616   蔬菜促销热线电话:0393-6631850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