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58号建议的
答 复
袁进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苦水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接到该建议后,局党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市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加快项目建设、加强工程建后管护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及时安排有关负责同志对今后努力方向进行研判谋划,经归纳整理后形成了答复意见如下:
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意义重大。国家在逐年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扶持力度。建设高标准农田,已经连续超过10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5月1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任务目标:到2025年,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2000万亩以上,稳定保障650亿公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5年,通过持续改造提升,我省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进一步增加,不断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这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要求我们一定要持续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近几年来,经农业农村、国土、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共同努力,全市共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30亿元,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在方便农业生产、保护耕地质量、抵御自然灾害、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但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与建议所列基本吻合。几个部门在建设过程中也在不断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如此,有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2020年是机构改革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合由农业农村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第二年,如何高标准、高质量搞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切实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农业农村部门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今年省农业农村厅下达了我市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6万亩,为历年最多,每亩投入资金达1500元,投资总额达5.49亿元,也为历年最高。市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成立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办公室,积极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展。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搞好项目设计。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设计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既要贴近政府行为,又要贴近项目区群众;既要科学合理,也要尊重项目区群众意愿。因此,下一步要深入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和建议,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搞好规划设计。设计要统筹考虑,不仅要照顾贫困地区,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向确实需要的苦水地区倾斜,要照顾到项目区群众需求,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实用性。
二是要高标准建设。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绿色开发”的原则,按照“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综合配套的要求,严把工程质量,在项目招标投标、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全程监督,确保建成示范工程、优质工程。
三是要加强建后管护。积极探索建立高标准农田管护的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好管护主体、管护资金、管护责任的落实问题,提升建后管护水平,让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作用。
四是要统筹协调,搞好衔接。积极与财政、土地、水利、电力等部门沟通对接,做好工程计划,解决落实好资金拨付使用、修渠后通水、电力配套设施建成后通电管护等问题,确保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后能够及时通电、通水,让老百姓满意。
五是要强化督导。要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监管和绩效评价制度,强化督查考核,做到奖优罚劣,切实履行领导之责、部门之责、监督之责,严格追责问责,确保取得实效。
非常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20年10月15日
(联系人:王大鹏 联系电话:666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