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对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57号建议的
答 复
李全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急需加强雨污管网铺设”的建议收悉,经与生态环保部门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提案中指出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为了打好打赢这场硬仗,我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开展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规划为抓手,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扎实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厕所革命、四美乡村建设等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措施,加快补齐诸如农村污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循序渐进地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
一、持续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我市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 工程为发力点,以“三清一改”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改进农民生活环境的各个方面,不遗一角,将农村人居环境这块硬骨头啃得更彻底。一是村庄清洁战役。根据不同季节村庄特点,每年都要打响村庄清洁行动春季、夏季百日攻坚、秋冬三大战役,大力实施以“三清”整治、污水治理、闲置宅基地整理、户厕改造提升、“四美乡村”攻坚等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一改”整治行动,彻底清理农村积存生产生活垃圾,改变提升农民群众环保意识,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推上新台阶。截止目前,全市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机制基本形成,大部分县区建立了全域融合城乡一体的市场化保洁机制,98%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二是坑塘治理。以村内村边河塘沟渠为整治重点,实施垃圾清理和清淤疏浚工作,县(区)农村黑臭水体逐步消除。三年来,建设了一批农村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省、市级“四美乡村”、一些重点区域和中心村污水处理已步入起步阶段。三是农业废弃物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逐步加强,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4.2%、79%,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得到有效改善。
二、“厕所革命”向高质量发展。自厕所革命以来,我市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思路,坚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高质量推进,共完成改厕35.8万户,全市农村卫生改厕普及率达到87.4%。在全省开展的2019年度农村户厕改造第三方评估中,取得了综合评估第三名、群众满意度第一名的成绩。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坚持大员挂帅。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将农村改厕作为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列入书记、市长调研必看内容。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推进专班,专门加强此项工作。完善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户厕改造整村推进奖补资金1.6亿元,市县配套奖补资金2.3亿元,为厕所革命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宣传,层层发动,将户厕改造作为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的评选内容,充分调动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鼓励农户通过筹资筹劳等方式参与厕所改造,群众投资达5000余万元。二是加强监管,严把质量。严把产品质量关。采取县统一采购模式,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遵守国家、省有关标准和规定,按照招投标程序,从有资质、够条件的大厂家采购质量达标的厕具设备,有效杜绝了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的现象。严把施工质量关。采取乡统一施工模式,建立乡政府、施工单位“双背书”制度,强化施工队伍培训和全过程监管,有效杜绝了一包了之、层层转包的现象。严把竣工验收关。实行乡动态验收、县逐户核查、市暗访抽查,完成一户验收一户,对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限期整改、追究责任。持续开展“回头看”,市县两级采取电话询访、入户走访等方式,对已改厕所开展拉网式大排查,重点看设备使用、查后续管护、问群众满意度。至目前,开展“回头看”占比达到103%。三是建管并重,务求实效。完善信息管理。建立“一县一库、一乡一册、一村一薄、一户一档”信息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农户信息、厕所编号、施工队伍、验收人员等。改造后的户厕安装可追溯标牌,内容包括建设单位、管护电话、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为后期管护提供了保障。组建三支队伍。市县两级成立了农村户厕改造专家指导组,深入一线提供技术指导,加强教育培训,让群众成为改厕明白人。乡镇设立了专业的厕所维护队,统一负责维修、粪污抽运等工作,打通了厕所管护的“最后一公里”。村级明确改厕协管员,出现的小问题由厕所协管员负责维修,大问题交由专业队伍进行维修,确保厕所正常使用。实现两个结合。坚持变废为宝,统筹推进“一宅变四园”和粪污就地利用,实现菜园、果园等庭院经济发展与粪污处理相结合。试点推进南乐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综合处理农作物秸秆、厨余垃圾、畜禽粪污、厕所粪污,规模生产沼气、沼液等,实现市场化运作与粪污处理相结合。
三、全力补齐基础设施薄弱短板。今年以来,我们抓住中央、省“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有利时机,将“三清一改”行动和村庄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道路畅通工程、“厕所革命”、“森林乡村”、“四水同治”相结合,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排前路、入户道路建设。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开展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实现村庄主要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夜晚有照明。目前,清丰县农村基础设施和濮阳县人居环境整治已均纳入了国务院补短板项目库。
四、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整治水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我们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着力点、切入点,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开创农村人居环境新局面。一是加强宣传,深入引导。以县区、乡镇为主体,充分利用电视、新闻媒体、微信网络、电子屏、宣传手册、条幅标语等形式,宣传开展文明如厕、日常保洁、卫生防疫等相关知识,在广大农村营造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浓厚氛围。通过宣传教育,真正让群众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自觉投身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二是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抢抓国家战略机遇,用好用活专项奖补资金,统筹整合相关资金,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地方财政“四两拨千金”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本及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调动广大群众筹资筹劳,支持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和正常的运行管护。三是强化督导,奖优罚劣。发挥市委农办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综合协调作用,不断完善同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检查评比的机制办法,加强对县(区)工作的督导考核,定期进行排名通报。每季度对工作排名前四名县区颁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红旗”,并给予资金奖励;对工作排名后两位的县区挂黑旗,并在全市通报批评;对工作落后、影响全市成绩的,年终要追责问责。
总之,正是在您们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才不断取得新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对照省五年行动计划,结合濮阳实际,围绕改善农村民生、推进城乡一体发展这一根本,扭住农村污水处理这一关键,进一步优化政策、完善机制、加强措施,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作出积极贡献。
最后,欢迎您继续关注我市的农业农村工作,不断提出更多的意见或建议。
抄送:市人大选工委(2份),市委市政府督查局(2份)。 |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10月15日印发 |
2020年10月15日
(联系人:孙绪彦 联系电话:66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