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扎实开展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
当前我市355.21万亩小麦已处于孕穗期,小麦个体发育正常,表现为成穗均匀、群体头数足、个体发育壮,为近五年来同期长势最好年份。在小麦生产管理过程中,抓好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控对夺取夏粮丰收至关重要,从现在到5月初是小麦条锈病防控的关键时期,农时紧、任务重,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类施策,确保防治进度和效果。根据当前我省小麦条锈病早发、重发态势,我市积极开展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工作。
小麦条锈病是我国一类农作物病害,对小麦生产安全威胁极大,且具有蔓延速度快、成灾频率高、流行范围广等特点。为贯彻落实全国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会议和全省小麦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会精神,市农业农村局严格按照《濮阳市2021年小麦防灾减灾保丰收预案》和《濮阳市小麦“两病一寒”防控工作方案》的部署安排,派出4个专家指导组分包各县区,督导各县区加强小麦条锈病识别和防控技术宣传技术指导。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县、乡技术人员开展田间地头巡回技术服务,并利用抖音、微信、12316等平台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指导农民落实科学防病技术措施。截至4月14日,全市已发动群众和技术人员开展了一遍大田普查。全市召开现场会8次,培训技术人员1500人次,悬挂条幅185条、张贴挂图12000张、发放资料10万余份,惠及农民26万人。
4月14日,技术人员在南乐县杨村乡后吉楼村发现1片小麦条锈病零星病叶,严重度10%,代表面积50亩。按照“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防控策略,市农业农村局、南乐县农业农村局立即对周围200亩农田开展了应急统防统治。
受前期降雨和气温回升等因素影响,近期小麦条锈病在我省集中显症,发病县区数量急增,蔓延较快。加之未来一段时间气温适宜,田间湿度大,发生范围仍会加速扩展,发病程度将持续加重,防控形势异常严峻。各县区务必做到“早发现、早控制”,“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防治全田”,最大程度减轻小麦条锈病危害损失。防控药剂可选用三唑酮、戊唑醇、己唑醇、丙唑・戊唑醇、戊唑•咪鲜胺、丙硫菌唑•戊唑醇等,可兼治叶锈病、白粉病等病害,严格按照产品推荐剂量用药,施药时要用足药液量(植保无人机亩药液量应在1升以上),确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