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阅读
一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招商“逆袭”之路
发布时间:2022-5-17 10:02:27    点击:2488次    [关闭本页]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提示:疫情影响之下,招商引资工作咋推动,产业振兴如何实现?台前县侯庙镇这个既不靠山又不靠海的豫东北偏僻小镇,以“五大招商”行动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闯出了一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以招商引资促产业振兴的逆袭之路。

投资3.1亿元的益芝源粮油项目完成选址,投资2.2亿元的河南帷幄户外休闲用品加工项目主体厂房初具雏形,总投资1亿元的天雨食品项目主体工程正在快马加鞭建设……眼下,正是项目建设的黄金期,疫情阻挡不住初夏的脚步,更阻挡不住台前县侯庙镇干部群众的发展激情。

侯庙镇是河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国多地按下“暂停键”,给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侯庙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统筹兼顾、趋利避害,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动力,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围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壮大地域产业,充分挖掘本地人脉、资金等要素,大力实施“五大招商”行动,国资民资、大小投资和存量增量一起抓,闯出了一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招商引资逆袭之路。至目前,输送县开发区亿元以上项目1个,落地镇区项目7个,总投资达13.7亿元。

以优化人文环境抓招商。进一步加大全民招商的宣传,让“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招商引资”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让更多人感受到招商引资为本地带来的变化,形成乡镇重视、社会关爱、人人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持续开展“抓党风、带村风、促民风、转家风”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奔小康、促振兴”等文化教育活动,让“勤劳质朴、正直果敢、扶正扬善、忠诚守信”的人文环境赋能营商环境;建立了代办帮扶、定期恳谈、优惠政策公示等制度,把企业的事当成自身职责,主动去办,用心去干,提升以情感商、以诚待商、以信留商的软实力。通过诚信招商,吸引年加工肉1000吨的天雨食品项目落地建设。

依托在外能人抓招商。把在外能人和落户企业作为潜在的的招商资源,充分利用他们交际广、朋友多、信息灵的优势,通过宣传推介侯庙,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吸引和带动更多的外商前来投资兴业;开展拜访在外能人、拜访重点企业、拜访行业协会专项行动,全方位捕捉项目线索、不间断做好跟踪对接,着力把本地优势推介出去,把在外成功人士及客商吸引进来,实现“聚沙成塔”的招商效应。经过多次沟通交流,该镇大李村在外成功人士拟投资3.1亿元建设益芝源粮油项目,已完成选址工作。徐沙沃村通过多次沟通联络,成功招引投资5000万元的百利食品项目返乡创业,目前该项目正在选址。

紧盯优势互补抓招商。结合本地交通、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紧盯与本地优势衔接的项目,着力强化招商项目和本地资源、项目摆布和产业布局“两个对接”,坚持“一盘棋”谋招商,促进企业和本地优势资源、互补发展、一体发展。针对当前农村年轻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经商,剩余在家人员多是妇女、儿童以及老年人这一现状,该镇瞄准就业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项目进行招商,从浙江引进投资2.2亿元的河南帷幄户外休闲用品加工项目,计划以许集村为中心,在全镇53个村建设户外休闲用品加工点,建成后可吸纳带动1.5万人就业增收,既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又能带动本地妇女及中老年人就业增收,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顺应国家政策抓招商。积极响应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这一政策,通过整合、集聚,规划建设乡村振兴许集片区产业示范园,并率先成立全市第一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综合实验片区党委,通过党建引领,打造心联力合、资源共享、以强帮弱、互促共进的“抱团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几个村一体化发展。目前,示范园已入住机械制造、运动用品加工、服饰加工、家具制造等企业9家,招聘员工300余人,每年产值7000万元左右,带动周边群众每年合计增加工资性收入270余万元。同时,按照“项目三渠道(向上争取、向外招引、向内启动村里能人)、用好三块地(村头荒地、废弃坑塘、村集体预留地)、一地生三金(地租租金、工资薪金、入股股金)”的“三个三”模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目前,许集、郭芦、西孙口、张楼东等村均新发展了村集体经济项目,全镇53个村全部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

产业集群补链抓招商。按照“招引大项目、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群”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招强引优”战略。依托静脉产业园产业优势,深入实施精准化、专业化招商,针对性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良好产业生态,全力打造既有“百鸟朝凤”,又有“小鸟成群”的产业发展格局。围绕静脉产业园运营后产生飞灰问题,该镇开展针对性研究和招商,已与爱绿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投资6000万元在静脉产业园建设垃圾发电厂飞灰处理和其他危废、固废设施,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目前正在进行选址。

“抓住招商引资就抓住了产业振兴的牛鼻子。只有招商引资发展产业,才能让老百姓就近就业,有效增加收入,实现持续深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出产业振兴新路子。”侯庙镇党委书记张兆朱胸有成竹地说。近年来,侯庙镇坚持从招商引资入手,大力发展本地产业,将群众连接到产业链上,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实现群众富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一举多得。

目前,“一条产业带、五大产业区”的侯庙镇产业发展新格局业已形成。总投资30亿元的沿G342道路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建成投产项目8个,在建设项目4个,规划项目3个,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规划建设的张楼建材产业区、华电绿色光伏园区、静脉产业园、农业产业化示范园、许集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园等五大产业区,共包含各类项目20余个,可吸纳带动周边群众1.6万余人就业增收,将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侯庙镇,这个时时保持着发展“热度”与“速度”、处处涌动着革故鼎新和创新创造澎湃热潮的大河明珠,正迎着喷薄而出的旭日,在母亲河畔冉冉升起。(台前县委宣传部 王为峰 岳彩佳供稿)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   
农业执法投诉举报电话:0393-4418790   监督举报电话:8154616   蔬菜促销热线电话:0393-6631850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