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阅读
濮阳华龙区以能力作风建设为载体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发布时间:2022-6-8 16:23:41    点击:1158次    [关闭本页]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濮阳记者站

(鲁彦甫 刘博)

人居环境问题一直是农村的突出问题,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机制不太健全,仍存在卫生死角整改不彻底、垃圾清运不及时、部分群众卫生习惯差等问题。自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华龙区以能力作风建设为载体,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抓手,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目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本形成一乡一特色、一村一风景、一户一幅画。

一、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攻坚行动,提升牵头抓总能力

(一)高位推进抓谋划。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区领导多次带队观摩评比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全区上下迅速行动,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集中整治热潮。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区直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工作专班,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全区40个区直单位深入40个基础较差的村庄开展结对帮扶。印发了《华龙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华龙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督查方案》《华龙区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考核办法》《华龙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实行"五长制"工作制度》。明确重点任务、时间节点、部门职责、奖惩机制。

(二)全面动员抓整治。实行县级干部包乡镇(街道)、科级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胡同的三级责任制,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联动抓、各方面共同抓的良好氛围。通过开通大喇叭、发放告知书、运用新媒体宣传、制作展板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强化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形成了"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整治成果户户共享"的良好氛围。行动开展以来,共发动党员干部、群众3万余人次,出动机械7000余台次,清理垃圾、杂物4万余方,清理河道、沟渠8000余米,整治乱搭乱建510处,清理残垣断壁300处,整治广告牌700个。

二、建立健全长效运行机制,提升攻坚克难能力

(一)清单销号制度。各乡镇(街道)、行政村建立日问题清单,区专班根据问题清单,每天进行督导检查。按照"谁发现,谁跟踪,谁问效"的原则,落实整改销号,追踪整改报告,确保督导落到实效。同时,督导分包单位人居环境整治日工作进展情况、"五长制度"及"绿起来"任务落实情况。

(二)评比评分制度。各乡镇(街道)对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不力或连续两次督导整改不彻底的,并作为周评比的重要扣分项。每周排名先进乡镇(街道)授周流动红旗,后进乡镇(街道)挂周流动黑旗,并全区通报。连续2次周排名后进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市电视台表态发言,同时接受区领导约谈。周通报连续3次排名后进的乡镇(街道),对主要负责人停职处理,专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三)宣传引导制度。将集中整治行动进展情况向区人居环境整治群、区专班群发送,逐渐形成后进学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好局面;将亮点工作、典型做法等向市局及在市级以上媒体、报刊推送,展现华龙区集中整治工作风貌。

三、探索环境整治新模式,提升开拓创新能力

(一)落实"以奖代补"。采取专业考核、现场观摩等形式,每月对涉农乡镇(街道)及所辖村庄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综合排名。评出先进乡镇(街道)1个、先进村庄10个,兑现奖补资金30万元;评出后进村5个,最后1名挂黑旗。

(二)实行"挂图作战"。将所有整治任务挂图上墙,明确区域责任人,包片领导一线督导,包村干部驻村指导,照"图"开战、以"图"定人、看"图"加压、按"图"问责,压实责任、细化任务、覆盖到边、明确到点。

(三)创新"赛马"机制。采取户与户比、胡同与胡同比、街与街比、村与村比等形式,选树一批区级典型村,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全区推广,形成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比学赶超,你争我夺,勇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华龙区将持续把能力作风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紧密结合,着力构建领导责任清晰、工作推进有序、督导问责规范、考核评价精准的闭环工作体系,推动工作任务往实里抓、向目标奔。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   
农业执法投诉举报电话:0393-4418790   监督举报电话:8154616   蔬菜促销热线电话:0393-6631850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