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阅读
我市夏粮喜获丰收 圆满实现颗粒归仓
发布时间:2022-6-13 17:50:27    点击:1279次    [关闭本页]

       我市小麦自 6 月 3 日开镰收割,至 13 日麦收工作已基本结束。据农业部门组织专家预产,平均亩穗数 38.8 万穗,穗粒数 36.1 粒,千粒重 44 克,全市 355.25 万亩小麦平均单产 523.9 公斤,较上年增加 4.5 公斤,增 0.9%;总产 186.12 万吨,较上年实际增加 1.62 万吨,增 0.9%。据各县区实打实测产量来看,清丰县、南乐县正常播种地块小麦平均单产在 650 公斤左右,明显高于往年;濮、范、台三县晚播 15 天以上的小麦平均单产达到 450 公斤,较预期增加100公斤以上;省国家调查队 6 月 8 日在南乐县田间随机调查和实测的小麦亩产达到 801 公斤,再创历史新高。省小麦首席专家郭天财在小麦生产关键节点四次进行调研指导,6 月10日再度莅临濮阳,对我市整个小麦生产过程给予高度评价:“濮阳市克服去年秋汛晚播等不利影响,狠抓各个节点技术管理,过程惊险、难度很大、结局惊喜、效果很好,取得了喜出望外的丰收硕果。

       ”回顾整个小麦生产过程,去年秋季严重内涝,导致全市小麦普遍晚播,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市委书记杨青玖、市长万正峰多次专题安排、专门批示,市委副书记余广庆、副市长陈晓华靠前指挥、亲自指导。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全力抓好小麦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实现了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一是狠抓“抗汛减灾”稳面积。去年受持续降雨的影响,我市秋作物大面积形成内涝,尤其是濮阳县、范县、台前县农田积水严重。为确保打赢抗灾抢种攻坚战,我们切实提高政治站位,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秋播工作。结合实际情况下发《濮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督导防汛排涝及麦播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国庆期间抢时秋收排涝麦播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开展麦播攻坚重点县工作指导的通知》等内部明电和指导意见,党组成员带队组成 6 个督导组,分包县区重点开展防汛排涝和麦播工作,并组织农技专家组成防汛救灾指导工作组,到各县区开展防汛救灾工作指导。全市平均日出动大型机械 562 台、水泵 5299 台,累计清淤土方 2.18 万立方米,挖应急排水沟 116 条,疏通沟渠 80.3 公里,到 10月底,全市农田积水已经降至 2.8 万亩,最终落实小麦面积355.25 万亩,实现了应种尽种、应播尽播。

       二是狠抓“四补一促”强基础。根据气候特点和晚播生产实际,我们组织相关农技、植保等专家迅速研究制定了《濮阳市 2021 年麦播技术指导意见》,发放针对性的小麦播种、病虫害防控、晚播小麦丰产等技术意见 30 万份,组织农技人员 1400 余名,到田间地头从提高整地质量、推广优质品种、合理配方施肥、种子药剂处理、规范化播种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宣传和直接技术指导,落实以种补晚、以好补晚、以密补晚、以肥补晚、促苗早发快长为重点的“四补一促”技术措施。引导群众适当增加亩播量,播种量在 17.5 公斤以上播种面积达到 201.66 万亩,占 56.8%;加大对种子处理技术的宣传推广,药剂拌种达到 280.83 万亩,种子包衣 74.42万亩,土壤处理 166.10 万亩,从根本上减少了病虫为害基数,为小麦稳健生长奠定了基础。

       三是狠抓“促弱转壮”提质量。针对小麦越冬期晚播弱苗多、苗情复杂的形势,春节过后,我市立即制定了春季麦田管理的技术措施,提早做好春季管理,促进弱苗转化升级。组织专家到田间地头、农民课堂开展线下培训,并充分利用抖音、快手、美篇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线上培训,整合技术人员 1400 余名全方位、全环节技术服务到田到户到地块。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农民 15.8 万人次,并针对种粮大户开展培训班 165 期,基本实现了我市麦田返青期管理要点指导网格化全覆盖。据 3 月下旬统计,全市返青期一、二类苗面积已达到 264.94 万亩,占总面积的 74.6%;三类苗面积 90.31万亩,占总面积的 25.4%。与越冬苗情相比,一二类苗占比增加 45%,苗情转化升级迅速。

       四是狠抓 “两病一寒”促防控。针对小麦生长中期,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条锈病、赤霉病和“倒春寒”(两病一寒),先后出台了《2022 年濮阳市“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方案》《濮阳市小麦“两病一寒”防控工作方案》等技术指导方案,派出 6 个专家指导组分包各县区,督导各县区加强田间管理和“两病一寒”防控技术宣传指导;印制并发放《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挂图》《濮阳市 2022 年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倒春寒”防范技术要点》等技术宣传资料 30 万余份,病虫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往年,实现了“虫口夺粮”。

       五是狠抓 “一喷三防”增粒重。 今年 5 月份以来,我们充分利用中央“一喷三防”专项资金,克服疫情反复的重重困难,全面开展以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和增粒重为主的“一喷三防”工作。为做好这项工作,全市累计投入 2300 余架飞机、1150 余名飞手进行飞防,各级技术人员开展网络培训 135 期,抖音直播 261 场,现场指导 35600 余人;全市累计开展全市“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共685 万亩次,占小麦播种面积的 193%,实现“一喷三防”全覆盖,为小麦丰产丰收再添助力。

       六是狠抓“秸秆禁烧”保安全。“三夏”期间,全市共印发各类资料 35 万余份、悬挂条幅 6000 余条、日出动宣传车 500 余辆,组织 1.6 万余名禁烧网格员、2100 余个禁烧应急队和 82 个“蓝天卫士”监控平台,构筑了全面覆盖、高效管控、应急处置的禁烧管控网络。随着夏收大头落地,全市未发生一起秸秆焚烧事件、未发生麦田失火现象,为历年禁烧效果最好一年,为夏收安全、颗粒归仓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是狠抓“部门联动”夺丰收。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三夏”生产工作,5 月 27 日我市专门成立了由农业农村、气象、农机、卫健、交通等部门组成的“三夏”工作专班。气象部门每天为有关部门和农机手提供气象信息,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报预测;农机部门组织共 9500 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开展机收会战,机收率超过 99.8%;卫健部门主动到田间地头为农机手进行核酸检测,确保疫情防控和机收会战两不误;交通部门专门为跨区收割机开通绿色通道,保通保畅;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确保了小麦的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当前麦收工作已基本结束,夏种接近九成,下一步我们坚决做好“种子下地、管字上马”,指导农民落实秋田管理各项措施,做到早管细管,科学开展防灾、抗灾,确保秋作物再获丰产丰收,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献礼!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   
农业执法投诉举报电话:0393-4418790   监督举报电话:8154616   蔬菜促销热线电话:0393-6631850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