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慧濮阳
4月10日,记者自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为加强执法交流学习,提高基层人员执法办案水平,破解人情干扰、执法阻力的难 题,确保执法检查公平公正,今年3月份以来,市农业农村局采取“县区交叉互查”模式,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执法行动,积极探索跨区域农业执法新模式。
“县区交叉互查”是从每个县区抽调5名执法骨干成立县区交叉互查检查组,实行“异地查案、属地办案、市级督办”。检查中,检查组采取暗访、突击检查的方式,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批发市场和农资集聚区等重点区域,对农资批发商、农资经营大户进行重点检查,重点查看是否有经营限制使用农药、过期农药、假农药、修改生产日期农药、未备案种子、未审先推种子及无证经营农药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交叉执法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人次、执法车辆18台次,检查农资门店156家,查处伪劣农资产品3000余桶(瓶、袋),立案37起。
执法检查过程中,检查组成员之间就如何查看种子植物检疫情况、如何辨别农药生产日期被篡改、如何识别假农药等执法要点进行“秘籍互换”,同时执法“能手”还针对如何快速锁定关键证据的执法秘诀、执法经验进行了交流。
“‘县区交叉互查’模式既锻炼了执法队伍,加强了市与县、县与县间的交流学习,有效提高了基层执法人员办案水平,又避免了属地管理脸熟人情多、人熟干扰大等弊端,有效维护了农业执法的公平公正。”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李文兵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开展农资打假县区互查行动,通过互检互查找不足、互比互学促提升,使农业执法系统以新姿态、新面貌、新标准创出新业绩。(濮阳日报记者 樊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