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适老化模式 | 无障碍阅读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小麦抗湿晚播品种选择的指导意见
来源: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    发布时间:2025-10-16 15:28:48    点击:260次    [关闭本页]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小麦抗湿晚播品种选择的指导意见

  今年九月份以来的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对我省秋作物适时收获腾茬,小麦适期整播种带来较大困难,将导致小麦播期较往年推迟。因地制宜科学选用良种是确保晚播小麦稳产高产的关键措施。依据晚播小麦生长发育规律,结合今年气候特点、土壤墒情等,现提出以下选种意见。

  一、科学选种用种

  选好品种是实现晚播小麦丰产高产的前提。由于晚播麦田土壤湿度大,小麦播期推迟,麦播时温度偏低,出苗时间延长,冬前积温不足,若遇冷冻年年天气条件,难以培育冬前壮苗,抗冻能力降低。因此,晚播麦田应选择抗渍耐湿能力强、抗逆稳产性好,且晚播早熟的半冬偏春性或弱春性稳产高产品种,实现“以种补晚”,力争“晚中求早、晚中求好、晚中求稳”,确保培育壮苗安全越冬。

  二、优化品种布局

  结合全省不同生态区气候特点、土壤墒情及播期差异,按区域分类选择耐晚播早熟、综合抗性强,且最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稳产高产品种。北部麦区抗湿晚播应选用丰产潜力大、耐晚播早熟,且抗寒能力强、综合抗病性好的半冬偏春性或弱春偏冬性品种;中南部麦区抗湿晚播应选用晚播早熟、耐后期高温,抗锈病、赤霉病等病害的半冬性中早熟品种或弱春性品种;东部麦区抗湿晚播应选用晚播早熟、耐倒春寒和抗倒伏能力强,抗白粉病、黄花叶病、赤霉病等病害的半冬性早熟品种或弱春性品种;南部麦区应以耐湿耐渍、耐穗发芽、抗赤霉病的早熟弱春性品种为主;旱作麦区应以节水抗旱性好、耐瘠薄能力强的旱地品种为主。

  三、加强播种管理

  抗湿晚播小麦因播期推迟,冬前积温不足,根量小、分蘖少,极易形成晚播弱苗。各地应依据选用品种特性、整地质量、土壤墒情和播期推迟情况等确定适宜播种量。但由于今年土壤墒情充足,种子质量较高,晚播小麦一定要避免盲目增加播量,一般每晚播2-3天,亩播量可增加0.5公斤。同时,还应适时做好秸秆粉碎还田,科学施足底肥,适墒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为抗湿晚播小麦早出苗、早分蘖、多发根,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创造适宜条件。由于晚播麦田土壤湿度偏大、出苗慢,土传种传根茎病害侵染危害风险增大,各地一定要做好晚播小麦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严禁“白籽下地”,为小麦安全生产筑牢第一道防线。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晚播小麦选种用种指导,通过“田间+线上”等形式普及选种用种知识,组织种子企业做好晚播品种调剂供应,确保种足、种好晚播小麦,为实现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基础。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7-2026   濮阳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79715号   
地址:濮阳市京开大道中段311号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政府网站识别码:4109000013   
农业执法投诉举报电话:0393-4418790   监督举报电话:8154616   蔬菜促销热线电话:0393-6631850   咨询服务热线:663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