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连阴雨天气畜禽养殖技术指导意见
近期,我市连续出现阴雨天气,湿度大、气温低、日照少,易导致畜禽抵抗力下降,饲养环境恶化。为帮助养殖场(户)科学应对连阴雨天气带来的挑战,保障畜禽生产稳定与健康,市疫控中心特此提醒注意以下要点:
一、环境控制——统筹防潮、通风与保温
(一)防潮除湿。及时清理粪污,增加清粪频率,防止粪尿积聚产生有害气体。在栏舍内地面和通道撒施生石灰、草木灰或干燥的垫料(如木屑、稻草段),这些材料既能吸湿又能消毒。同时,要杜绝漏水渗水现象,每日巡查栏舍,及时修复漏雨的屋顶和墙面,确保排水沟畅通。
(二)有效通风。在保证舍内温度不发生剧烈下降的前提下,应选择一天中气温较高的中午时段,打开背风面的门窗或启动风机进行短时、有效的通风,以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通风口要避免直接对准畜禽身体,防止贼风侵袭导致感冒。
(三)必要保温。及时关闭迎风面的门窗,必要时悬挂草帘或塑料薄膜挡风。对幼畜雏禽(如仔猪、雏鸡)要额外提供保温灯、电热板等局部供暖设施,确保其生活区温度适宜。
二、饲养管理——严防霉变与污染
(一)饲料管理。饲料应储存于干燥、通风、离地的货架上,并遵循“现配现喂”原则,减少库存,缩短贮存时间。投喂宜少量多次,避免料槽余料过夜。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对于可疑饲料,可采用风吹、烘干、日晒后加脱霉剂处理,或通过蒸煮去毒。
(二)饮水安全。定期检查并清洁饮水系统,防范水源污染。可酌情使用酸化剂、氯制剂等对饮用水进行消毒,确保饮水卫生。
三、疫病防控——强化免疫与监控
连续阴雨为病原微生物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必须将疫病防控措施前置,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
(一)落实基础免疫。严格按照国家及我市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对所有应免畜禽进行免疫接种,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建立坚实的群体免疫保护屏障。
(二)加强生物安全。严格管控人员和车辆进出。外来人员及车辆严禁入内;本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套,并经过严格消毒。强化消毒灭源工作,定期对畜禽舍内外环境、饲养用具、运输车辆等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可以选用过氧乙酸、聚维酮碘等高效消毒剂交替使用,防止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三)聚焦重点疾病。消化道疾病,如仔猪黄白痢、球虫病等。保持栏舍干燥和饲料卫生是预防的关键。呼吸道疾病,如禽流感、猪喘气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加强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是核心预防措施。皮肤病,如湿疹、腐蹄病等。保持体表和蹄部干燥,及时清理污湿垫料。
养殖场(户)应每日仔细观察畜禽精神状态、采食、饮水及粪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及时向兽医专业人员求助,做到早发现、早处置。